房山区城市切换
房山区宁波双美塑业有限公司
7*24小时服务热线:
15336666177
新闻中心news
行业资讯

到2030年要在华狂推30款BEV,但我替大众捏了把汗

作者:叶莹莹 日期:2024-02-01 人气:463

2030年,大众集团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至少30款纯电动车型(BEV)。此外,在2027年前,大众集团还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30款本土生产的燃油或插电式混动车型( PHEV)。

这是大众集团为确保“2030目标的实现,即将在中国市场发起的产品攻势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全新高端纯电概念轿车ID.NEXT是一汽大众ID.7 VIZZION的兄弟车型,即将在上汽大众投产。

01,从“老大”到“前三”

回顾2023年,大众汽车集团(中国)共交付汽车323.6万台,同比增长了1.6%。大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这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成就,因为在全球排名前八的汽车制造商中,大众集团是唯一在中国市场取得销量正增长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大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,2023年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有四大亮点:总体销量取得正增长,奥迪销量创下新高,燃油车份额达到21%BEV销量同比增长23%

大众集团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绝对王者,2017年在中国市场销量首次超过400万辆,2017~2019连续3年销量超过400万辆,但此后连续3年下滑,到2022年降至318万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面对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、剧烈的行业变革,以及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强势崛起,大众中国也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战略目标,去年上海车展期间,大众集团已经做出明确决策——进一步夯实在华国际车企第一的地位,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导角色,到2030年成为中国市场排名前三的汽车制造商之一。

是的,大众放弃了在中国市场当了多年的老大,而只谋求国际车企第一、行业前三。但即使如此,这依然是一个极富挑战的目标,要确保这个目标的实现,大众中国必须做出改变,到2030年推出至少30BEV则是其中之一。

02,对新能源市场预测比中国政府更激进

这也意味着,届时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BEV车型数量将占到几乎一半,另一半则由燃油车、混合动力车(含PHEV)构成。

现阶段,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BEV车型数量只占大约15%,从15%50%,这显然是一次豪赌。原因非常简单,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新能源转型的预期变得比以前更加激进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ID.7 VIZZION去年1215日上市,售价227777~262777元,上市后的媒体反馈很好,这让贝瑞德很高兴,但销量似乎不太给力,半个月只卖了549辆。

2023年,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了31%回溯2020年,(中国)政府有关部门做出的预测是,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新车销售中的占比才能达到25%贝瑞德说,集团总部在去年初经历了几个月的讨论后,决定将对于市场拐点的预测向前调整到2025年左右。贝瑞德表示,大众集团现在的预测是,到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车的占比就会达到50%2030年会达到75%

这比中国官方的规划要激进得多,此前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》中提出,到2027年,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%

03,BEV车型过多未必是一种优势

可是,更多的车型数量似乎未必能带来更多的销量。

特斯拉事实上仅凭两款车型就成就了全球范围内BEV的领导者,虽然特斯拉在售的有4款车型,但Model 3Model Y两款车的销量占了特斯拉全部销量的95%

现在看来,不盲目推出新车,不急于形成所谓的全系列产品矩阵,是特斯拉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;相反,中国的很多造车新势力,一直在不停推出全新车型,但总销量却不升反降。比如哪吒汽车,2023年推出了4款新车,但总销量却从2022年的15.2万台降到12.7万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正如贝瑞德所说,仅2023年一年,中国市场就新增了67BEV,同时平均售价同比下降了10.8%,这种情况下,全年乘用BEV的零售销量增幅也只有20.8%,平均到每款车上销量则是下滑的。

其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,BEV虽然增速很快,但因为出行自由度上的限制,并不能完全替代燃油车,只适合以短途通勤工具的角色作为家庭的第二台车,因此,BEV的主要需求集中于A级及以下的中小型车,所以对于BEV而言,所谓的全系列产品矩阵是没有意义的。

其实,大众中国的市场现实也反映出这一点。大众集团2023年在中国市场销售了约191800BEV,同比增长23.2%,在传统主流国际车企中名列第一,成绩不错。但其中ID.3贡献了75700台,ID.4则贡献了61700台,一款小型车、一款紧凑型车贡献了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BEV全部销量的72%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ID.3是一款车长4261mm的小型车,降价后迅速成为大众纯电车型的销量担当。但是,据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建旭透露,这款车降价后每台亏4万元。

更多的车型,尤其是全新车型,意味着巨大的投入。

汽车行业,较大的浪费,第一是产能的巨大放空,第二就是上马了一个卖不动的失败车型。

车型数量多了,从概率上讲也意味着更多的失败车型,新能源车尤其是BEV本来就难以盈利,未来730BEV,其中全新的起码超过20款,这确实让人对大众集团的盈利性捏了一把汗。

贝瑞德说,大众不会不计代价地谋取市场份额,健康的盈利比市场份额更重要,因为只有通过盈利,我们才能不断为未来做出投资。而且,我们在中国有9万名员工,以及3000多家经销商,我们必须要实现盈利,因为集团对他们肩负责任。

大众目前是在用燃油车的利润去平衡BEV的亏损,贝瑞德承认这不可持续,长远来看BEV也需要实现盈利,大众的解决方案是加强本地化开发。

大众集团不仅推出了专属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CMP,而且在合肥成立了大众汽车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(VCTC),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,着力提供本土化软件解决方案;同时,大众还将加强与国轩高科、地平线、中科创达等实力强大的中国本土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这一切不仅将提高大众BEV产品的本地市场适应性,更将加快大众的产品开发速度,降低研发成本。(文|青主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通过强化本土研发,大众的产品上市周期将缩短30%



 雪缘塑业专注于汽车塑料紧固件开发加工!

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。EMAIL:yyy@sharozen.com

 

0
0
付款方式
×